应征入伍

—— 孙爱国

栏目:现代诗歌发表日期:2022-05-01浏览量:216

  应  征  入  伍

     文/孙爱国


在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边城,在我和父辈的印象中,从未有过专门大批量招收学生兵的事情。1977年初,与我同一年从学校高中应届毕业生中应征入伍的战友很多,仅分在我们同一个团队的就有近半百人。那一年的冬天,我们这些“学生兵”着实让这座城市热闹了一阵子。

我记得大摡是1976年11月上中旬的时间吧,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班主任董老师通知让我去唐校长办公室,我帶着疑惑悻悻地去了。“报告”,“进来”。进到校长办,见到校长对面坐着一位解放军干部,四个兜。我有些忐忑。唐校长介绍说这位是部队来招兵的干部,想跟你谈谈。我很机械木纳地点头说了一声“好”。解放军干部说他姓赵,叫赵镇,是部队师政治部的文化干事。我礼貌的说了一句“赵干事好!”同时本能地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这是一位和霭可亲,方脸阔耳,厚道纯朴的兄长形象的部队干部。“部队征兵的事知道吗?”“听说了”,“你报名了吗?”“没有”,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为什么不报名呢?”“我的同学有能耐、家里背景深的厉害人太多了!”我回答时显然有点作苦笑状。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当时最初应征动员我是报名的。后来我一看太多同学太牛了,家里条件太好,背景都太深我自然就退却了,我也不凑热闹了,浪费情绪,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听说我们学校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正式报名我就沒报!

赵干事不经意地笑了一下。“你管你自己,管别人干什么?昨天下午我们在学校搞目测,一个都不合格。你不在!今天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你现在愿意报名吗?”“我…愿意!”我有点结巴。“那好,放学以后你带我去你家,见见你家的大人”,“好”!这次沒结巴。

昨天下午招兵目测的事邻居同学放学和我大概讲了。大意是:各有各的问题,都没通过。

唐校长后来找到我,补充介绍了情况。原来辖区武装部和赵干事都来学校了解情况,学校领导推荐了我,说送我去当兵是最合适的!

放学之后,我带赵干事去了我家。在路上他问我:“昨天下午为什么没来学校?”我挺不好意思地告诉他,昨天中午我热饭收拾火炉,一着急倒了一点汽油,把火墙弄暴了,请假没去学校。赵干事侧身看我一眼:“多危险!”“时间紧,有些瞎着急!”“这么危险的事情着急也不能干!”

    去我家见了我母亲。赵干事介绍了征兵的情况,问我母亲是否同意我去当兵?舍不舍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母亲指着我说:“他们弟兄们多,让他去当兵我高兴我支持!”赵干事对我母亲说:“我们了解了,孙爱国的爸爸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老革命,子承父业,理所应当!”母亲诚恳地挽留赵干事吃晚饭,赵干事婉言谢绝了。

离开的时候我送赵干事出门。临别时他对我说,他们住在乌市火车南站附近的一个部队招待所,简称二所。他告诉了我房号,对我说:放学了没事可以过去聊聊天。

这之后到体检之前的那段时间,没事的时候我就去二所找赵干事聊天。他已知有事情了会在之前我去时告知我,我自然会避开那个时间点。临时遇到什么事情外出,苦于无法联系我冒然前往只能无趣而返。

赵干事纯朴厚道,言语不多。他会讲讲部队的生活趣事,也会偶尔给我讲人生的哲理。他曾对我说:“你现在是在校学生,对外界对社会包括对部队既陌生又新鲜。当然是要多观察多看,在部队好好学习好好锻炼!部队不是真空,部队的人大多都来自老百姓,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不要象有的人,当了几年兵不学好,一身毛病走人了。”赵干事的话我一直记着。他在位于乌市南山的甘沟乡师机关工作,我们所在团队在很远的沙湾县东湾乡(当时叫先锋公社)境内驻防。偶然我去师里培训学习能见到他,“我在军中的第一位战友老师!”以后苦于没有联络方式再沒见过他,一晃眼有近四十年了!听说他转业回甘肃老家了,现在该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祝愿他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1976年底我和我的另一位同学如愿填写“入伍登记表”,通过政审体检穿上了新军装(同学努力争取到一个名额)。1977年1月14日,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与我众多的学生兵战友,胸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同乘解放牌卡车,俗称“飘大箱”,从乌市向着沙湾县东湾乡部队驻地进发。

“解放军大学校,我来了!”undefinedundefined


2022.4.2--4.4

- 作品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