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捍卫和平

—— 谢振川

栏目:古典诗词发表日期:2025-09-11浏览量:4

      铭记历史          捍卫和平

—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阅兵直播有感                                       文/谢智贤

(以下为后半段)

预警探测,无人作战,新锐武器,迭代列装。

微波激光,反无人机,网络尖兵,无形战场。

电子对抗,全频真空,精准压制,空天对抗。

信息支援,快速构建,网信体系,制胜力量。


核弹方队,国之重器,压舱基石,战略力量。

长剑点穴,鹰击致命,巨浪惊魂,惊雷破防。

东风5 C,全球覆盖,欧洲列强,诚恐诚惶。

东风-6 1,神秘莫测,美日霸权,慌里慌张。


无人作战,钻地入海,巡航九天,防不胜防。

人工智能,远程操控,协同作战,集群组网。 

后勤支援,抢救抢修,分秒必争,装备保障。

空警探测,歼击打击,大运补给,轰6清场。 


中国阅兵,不为称霸,铭记历史,展示真相。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和平发展,从未扩张。

君子怀德,小人畏威,捍卫和平,须有力量。

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国家,最后疯狂。

中国阅兵,陆海空天,智能武器,集中亮相。

欧洲列强,面色戚戚,美日帝国,内心惶惶。

经济发展,世界和平,人类进步,还看东方。    

   2025年9月9日作于四川通江·锦江花园

      注:①此次中国阅兵,欧洲大国元首集体缺席,斯洛伐克菲佐总理是欧盟和北约唯一受邀来华出席的领导人。

       日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顶住日本国内右翼反华势力的巨大压力应邀来华出席本次9·3阅兵活动。

       台湾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女士,巾帼不让须眉,还有台大教授苑举正不惧台独当局的威吓阻扰,毅然受邀来大陆参加阅兵观礼。

       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曾译为《西行漫记》)。 让国际社会首次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理念。

       德国友人拉贝详本文注⑧。

       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于1941年8月1日在昆明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保护滇缅公路,协助中国空军对抗日本侵略者。因昆明民众误把战机机头的鲨鱼图案认成“老虎”,称其为“飞虎”而得名。

       ③指本次阅兵大典上千人乐团演奏、合唱的《松花江上》《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首经典抗日歌曲。

       ④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人都是优秀的中共党员,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引下,九·一八事变之后立即组织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在林海雪原里英勇抗击日寇。

       ⑤七·七事变后,以宋哲元、冯治安、佟麟阁、赵登禹为代表的国民党守军第29军将领奋起抵抗。

       ⑥抗战期间,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重创日军。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平型关、雁门关、黄土岭、神头岭……等敌后战场大量杀伤日军。国共携手,共抗顽敌,经过多年抗战,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也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⑦中国2025年9·3大阅兵之前,日本政府上蹿下跳、明里暗里阻扰、威胁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不要来华参加中国阅兵典礼。更有甚者为了掩盖日本战败投降真相,偷换概念美其名曰“终战”。

        ⑧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西门子洋行代理人约翰·拉贝在南京和国际友人一道建立一块国际安全区,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他将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具体而详实地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日寇在南京四十多天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因受德国纳粹政府的干预,《拉贝日记》尘封多年。1988年,在南京市档案馆工作的黄慧英首先发现约翰·拉贝的档案和拯救中国平民的事迹。1995年美籍华裔历史学者张纯如准备写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来到南京收集资料,在得知拉贝的信息后,在德国《汉堡晚报》的帮助下,辗转联系上了拉贝的外孙女莱茵哈特夫人,经过多次沟通,《拉贝日记》原件于1996年在纽约被公开。随后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联袂购得《拉贝日记》的版权,1997年12月,《拉贝日记》首个中文版出版。

       南京大屠杀期间,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本军官胶卷时,冒死加印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并将其制作成一本16张照片的相册。这本相册在通讯队员吴旋的接力守护下,最终在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战犯谷寿夫时,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当庭出示,成为控诉日军暴行的如山铁证。今年票房很火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就取材于此。

       2025年2至9月,法国友人马库斯·德雷特斯分批次将其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生前收藏的618张淞沪会战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捐赠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部分照片于2025年9月3日起首次公开展出。

 

- 作品评论 -
暂无评论